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云陪伴”模式:家国情怀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的探索与创新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03 09:1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家国情怀”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体现的是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同胞的深情与厚爱,对时代使命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和志愿者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得到了充分体现。采用“云陪伴”模式开展线上志愿服务,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上,提升大学生志愿者解决现实问题,理解社会现状,促进深入思考与推动知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培育家国情怀、践行家国使命。

      关键词:家国情怀;志愿服务;云陪伴;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祝莺莺.“云陪伴”模式:家国情怀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20,7(93):1-4.

"Cloud Company" Mod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Native Land Emotion

ZHU Ying-ying

(Youth League Committe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AbstrAct:“Native land emotion” closely relates individual, family,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which is found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flects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of individuals to the country, deep love for compatriot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mission of the times. Facing serious emergencies, superiority of China’s socialist system, precis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native land emo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volunteers have been fully reflected. Online volunteer service with “cloud accompany” mode can enhanc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understand social situation, promote ability of deep thinking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further cultivate  native land emotion,  and practice mission of home and country on basis of follow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aw and its systematicness and integrity.

       Keywords:Native land emotion; Voluntary service; Cloud company; Innovation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厚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是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时代使命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回信,鼓励大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由此可见,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培育家国情怀、践行家国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 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 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国家的统筹规划、快速响应、整体推进能力受到了实践的充分检验。在这其中,国家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认可。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广大志愿者们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经受住了现实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也肯定了中国人民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所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认为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做出了重大贡献[1]。志愿者中既有不顾生命安危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也有各行各业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普通工作者,更有建立群防群控机制守住大后方的政府、社区工作者以及为了解决医务人员后顾之忧、为奉献者们奉献的志愿者们。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等多部门面向全国各高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与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行动项目倡议,获得了全国高校师生志愿者们的踊跃参与。通过校地联动,发挥高校专长及时组建专项志愿服务团队,主动与地方进行需求对接,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生活服务、学业辅导、爱心陪伴等志愿服务,为奉献者奉献。政府、学校、社区三方通力合作,志愿服务部门对项目服务体系的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群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和协调力,以及高校、社区志愿者们的积极主动参与,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志愿服务工作的精准化、专业化,志愿者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

(一) 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国家层面提出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家庭,解决医务人员后顾之忧的要求,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获得社会尊严的同时也发挥着社会主体作用。这一制度优势集中体现为国家和社会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防控的主体力量,建立群防群控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二) 集中体现志愿服务工作的精准化、专业化

        根据“中国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公布数据,全国共有1558所高校参与“手拉手”专项行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4个多月来,“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共招募青年志愿者20.13余万名,组建了1.9万余支志愿服务团队,为4.2万户医务人员家庭开展生活服务、陪伴交流、心理疏导等精准化、专业化志愿服务。在专项志愿服务行动中,6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2.5万医务人员子女,其中,“线上结对辅导”是主要服务形式。[2]”为了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化”,卫健委部门、社区、高校团组织在服务前期开展有效的对象和需求摸排,并通过采用微信小程序、问卷统计、专班对接等多种方式,调研医务人员具体需求,快速匹配志愿者。按照“一家一策”“一生一策”的原则制定帮扶方案,组建帮扶志愿者团队,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和生活难题。

(三) 集中体现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体现的是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同胞的深情与厚爱, 对时代使命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基因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朴素的爱国情感。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救治工作,大学生志愿者积极踊跃主动参与“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是“家国情怀”的行动体现。而大学生志愿者在与医务人员子女的结对帮扶中,切身感受体会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加深对时代使命、责任担当的理解与认同,为今后“小我”融入“大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重点与难点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项目,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开展的“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主要以线上方式进行,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不多。基于现实需求的与医务人员子女结对辅导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既要满足服务对象家长对学业辅导的诉求,又要重视服务对象对成长陪伴的需求。因此,从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出发,线上结对辅导志愿服务需要解决以下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是通过网络在线开展的学业辅导、爱心陪伴、时间规划、情绪管理等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育人的目标和育人的效果如何实现,是项目的重点。要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首先要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屏对屏、键对键的沟通方式如何达到面对面、近距离的效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是从项目理念、项目设计、组织模式到实施方式等,都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育人的需求和特点。服务对象分布较广,年龄跨度大。既有学龄前儿童,小学各阶段学生,也有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备考生。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各个环节,保证项目组织运行的科学性、专业性,是项目的难点。

       三是项目是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也以居家通过网络开展志愿服务为主。如何开展志愿者前期培训,加强过程管理并持续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对其在项目中现实表现进行考核,对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层面、精神层面的提升进行评价, 是项目能否持续有效开展的保障。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育人为目标,将家国情怀有机融入志愿服务项目中,既要激发志愿者的内生动力,真心付出与实践,又要让志愿服务对象有所收获。同时,将项目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长期运用的线上陪伴模式,探索新的线上志愿服务新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 探索与创新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实践育人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 是广大青年学生锻炼自我、认识社会、服务基层的重要渠道[3]。在特殊时期,浙江理工大学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与区团委、卫健局对接,由区团委、卫健局摸排调研有帮扶需求的一线医务人员家庭,由学校根据年级、年龄、科目等现实需求,快速招募、匹配、培训百余名志愿者,为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在线陪伴服务。在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团队支持下共同设计“云陪伴”项目,并运用PBL的教学理念对项目进行设计与实践。持续近三个月的时间,以线上学业辅导为载体,开展思想引导、爱心陪护、时间规划、情绪管理等特色项目,并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

\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或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段时间对真实的复杂问题进行探究,注重项目的过程和反馈,引导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4]。在“云陪伴”项目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思想引导,运用项目式学习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协助、指导作用,有利于解决活动设计和个体需求、服务绩效与激励评估之间的问题,有利于持续激发志愿者的参与投入度,保障服务效果和育人效果。

(一) 模式创新

       线上教育技术手段得以广泛应用、高质量的团队活动、专业教师的有效支持是项目化运行的基础保障。“云陪伴”项目在模式上有所创新,遵循育人规律,由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和志愿服务工作指导教师共同设计育人目标、育人内容和方案,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项目整体的主线引领和课程之间的衔接等,让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能在项目中收获成长。整体项目设计分为三阶段,每个阶段设计不同模块课程。项目前期包括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了解服务对象诉求、熟悉学科辅导内容、做好服务记录和反馈等;中期包括服务中的困难处理、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报告撰写、志愿者团体培训、情感陪伴的关键、学习能力提升方法等;后期包括对志愿者进行项目总结反馈、对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反馈等。

(二) 机制创新

       “云陪伴”项目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满足多方需求。项目在机制上有所创新,构建以政府、高校、社区三方协同的志愿服务体系,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对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区团委、卫健部门调研,有效获取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由高校团委招募、匹配大学生志愿者,由社区作为连接大学师生与服务对象的纽带,使项目顺利落地。大学生志愿者在项目中运用专业知识,提升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志愿服务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对“云陪伴”项目志愿者进行的后期访谈中,大多数志愿者均提到参加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在国家大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尽自己的一份力”,在被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守护的同时,也希望能守护他们的家人,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勇担强国使命,在付出中收获成长。

(三) 评价创新

       “志愿服务不仅是单纯的服务,更需要在服务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应用”[5]。PBL的实施理念要求将反思和评估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升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理解社会现状的能力, 促进深入思考与推动知识创新。

       “云陪伴”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强化反思和评估,在评价上有所创新。在项目结束后,对服务对象家长进行满意度评估,对志愿者进行问卷调研。在家长满意度评估中:满意与非常满意的达到93.65%;对孩子帮助较大的前三项分别为“学业提升”“学习行为习惯”“情绪管理”;对家长帮助最大的前三项为“减少了家长的辅导时间”“增加了孩子同辈陪伴机会”“加强时间管理能力”;有92.06%的家长选择会继续让孩子参加项目。对于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时间协调和后续衔接两个选项。在对志愿者的问卷调研中,98.7%的志愿者认为通过项目提高了社会认知,95.3%的志愿者认为通过项目加强了国家认同,94.74%的志愿者认为在项目中获得了成就感;社会认可、自身满足和沟通技巧是收获最大的前三项;100%的志愿者选择了愿意继续参加同类项目。评估结果说明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实效性强、认可度高。

四 经验与启示

       “云陪伴”等线上志愿服务项目随着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符合当下时代特点和对象需求,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云陪伴”项目的创新探索对重大公共事件背景下的常态化志愿服务、线上志愿服务模式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家国情怀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是志愿服务最强大的动力

       中国人民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艰难时刻,广大志愿者纷纷挺身而出,勇做“逆行者”,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的最生动体现。高校是立德树人,培育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而志愿服务正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载体。将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深度融入志愿服务工作中,需要强化家国意识,升华家国情感,践行家国使命。

       首先,在思想引导中强化家国意识。长期以来,志愿服务强调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强调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而在世界深刻变革中,志愿服务者不仅要有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更要有家国意识。在项目中始终坚持家国意识的引领,将国际形势、国情民情讲深、讲透,让志愿者能够深刻领悟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自身发展压力,让志愿者能够深刻领会自身的职责使命与责任担当。

       其次,在情感认同中升华家国情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基层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通过志愿服务, 培养大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始终融“小我”于“大我”之中,提升家国情感。

       再次,在实践服务中践行家国使命。志愿服务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效结合,既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国家重大事件中挺身而出,勇敢逆行,正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只有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才能勘当民族大任。

(二) 组建专业高效的指导教师团队是志愿服务最根本的保障

       “云陪伴”项目指导教师团队中既有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经验,也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教师,突出思想引导、心理陪伴和心灵呵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激发志愿者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志愿者自我效能感。项目开展期间,指导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项目学习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学习、主动创新的能力[6]。定期对志愿者开展专业的培训和线上交流分享,时时在线答疑,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 完善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是志愿服务最有效的激励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举措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在“云陪伴”项目中,既有来自服务对象、指导教师、同伴的评价,也有志愿者自我评价。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更为全面客观。定期反馈调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五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云陪伴”模式是对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涵的创新探索,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了解自我,深入基层,走进社会,在实践中直面社会问题、体会国情民生、增长知识才干、强化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24(1).
[2]王珊珊.抗击疫情,为奉献者奉献[EB/OL].Http://News.Cyol.Com/ Yuanchuang/2020-06/19/Content_18667097.Htm.
[3]林静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研究——基于美国PBL理念的视角[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16-120.
[4]辛华,杨义凤.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创新:互惠、反思和规范——美国服务学习制度的启示[J].新视野,2016 (3):99-103.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Http://Www.Qstheory. Cn/2019-07/01/C_1124694848.Htm.
[6]骆郁廷, 任光辉. 时代新人与家国情怀[ J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2):174-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21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