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实证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7-31 07:18: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文章以某省属师范大学2015级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 从在线学习管理、课堂教学、在线交互、学习灵活性和技术五个维度对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整体状况良好。其中, 技术维度得分最高, 但对在线学习管理的信心相对不足;学习者对课堂教学的依赖性越强, 对在线学习的态度就越消极。根据研究结果, 建议在大学生SPOC教学设计过程中着重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SPOC学习观、为大学生线上学习创建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以及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SPOC在线学习管理能力等。

\

关键词:
SPOC; 学习态度; 在线学习; 学习管理;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常规重点课题“SPOC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编号FJJKCGZ17-102)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 逐步兴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 以下简称MOOC) 作为远程教育领域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方式, 在高校得到了长足发展, 逐渐成为大学生一种常见的在线学习方式。但MOOC在网络学习中面临诸多问题, 如高昂的课程开发成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师生交互不足、辍学率高以及在线教学管理工作量大等[1], 其有效性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针对这些问题,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 (Armando Fox) 教授首次提出了一种小规模的私有在线开放课程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以下简称SPOC) 概念, [2]旨在将MOOC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既发挥MOOC优质电子教程和跨时空灵活学习的作用, 又突出传统课程教学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优势, 实现对教学流程的重新建构。

目前, 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SPOC的概念内涵、教学流程及教学模式等视角对如何提高学习质量进行探索。如, 吕静静指出相对于电大混合式教学而言, SPOC在网状联盟构建、教师角色转变、岗位细化、翻转课堂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具备新内涵;[3]贺斌等提出以质量为导向的SPOC教学流程创新;[4]同时, 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运用SPOC对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 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

然而, 当前针对SPOC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型侧重于学习的认知要素, 较少对SPOC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际上, 在教学设计领域,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结合SPOC的特点, 在借鉴国外相关评估量表的基础上, 调查研究大学生对SPOC的学习态度, 以期进一步优化SPOC课程的教学设计, 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方法

(一) 研究维度
诸多学者对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莫塞柳斯 (Mozelius) 从15篇高被引的混合式学习文献中提取出50个实施混合式学习要素, 将它们归纳为技术、合作与社会存在、同步与异步交互、多途径灵活性学习等关键因素。[6]伯伦斯 (Boelens) 等人对12篇具有代表性的混合式学习文献分析得出, 在线学习面临如何融合灵活性、激发学习互动、帮助学习者调控自身学习过程及培养情感学习氛围4项关键挑战。[7]阿-布赛义迪 (Al-Busaidi) 认为学习者的计算机焦虑、技术预备知识及个人创新是影响其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关键因素。[8]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归纳得出SPOC学习的5个关键因素, 即在线学习管理、课堂教学、在线交互、学习灵活性和技术, 并将它们作为构建SPOC学习态度预设框架的五个维度, 按照学习者对每个维度所持的认同度、意向、责任意识及应对反应等, 借鉴唐 (Tang) 和周 (chaw) 的混合式学习态度量表初步设计每个维度对应的评测项[9], 制订了SPOC学习态度评测量表, 包括五个维度和27个评测项。

(二) 问卷编制与试测
问卷主要包含上述五个维度27个评测项, 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 (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记为1~5分) 设计问卷初稿, 首先选取30名大学生进行初次试测, 规定受试者对每个评测项目按照认同程度作出判断, 判断的等级分为五个等级, 即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在试测过程中, 广泛听取受试者的相关建议, 对问卷的设计架构、评测项目顺序、语句晦涩或易混淆的项目进行修订, 最终完成问卷的编制, 然后对受试者进行第二次测试。经检验, 总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945, 间隔2周后对受试者进行重测, 重测信度为0.936, 说明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三) 研究对象与实施方法
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 调查对象为某师范大学2015级全日制本科生, 此时他们刚进入大二, 即将开始SPOC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学习, 且大部分受访者在大一已经选修了学校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 有一定的网络学习经验。根据专业和性别进行抽样, 按文科、理科和艺体三大类别选择2015级6个专业的278名学生, 这些学生大部分未参加过SPOC课程的学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78份, 回收问卷266份, 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235份, 有效率达88.4%。

二、结果与讨论

(一) 对SPOC学习态度不同维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是一项用来找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并进行降维的处理技术, 旨在通过各种因素检查评测项目, 确定在特定因子上强烈加载的项目, 以提取公共因子。最常见的公因子提取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

首先, 对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量表的27个评测项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所有评测项与所属项目的相关系数均在0.312~0.789之间, 且P值均小于0.01, 表明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

其次, 进一步对评测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KMO值为0.853,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达到统计学意义 (P=0.000) , 说明存在因子结构, 支持进行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评测项提取公因子, 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 提取在线学习管理、课堂教学、在线交互、学习灵活性、技术5个公因子, 其特征值分别为5.298、3.242、1.903、1.645、1.308。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并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重新排序和化简, 得到各评测项因子负荷值, 所有因子的评测项负载均大于0.50, 且基本都向对应的各个公因子聚集, 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评测量表的合理性。

(二) 对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不同维度的描述性分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 本研究将各评测项的得分均值作为比较和分析SPOC学习态度各维度差异的主要依据。按照Likert评分方法, 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记为1~5分, 平均值为3.0分。若某评测项的得分均值大于3.0, 则学习者对该评测项的态度趋于正面, 且数值越高, 态度越积极;反之, 则趋于负面。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五个维度及27个评测项的得分均值, 结果显示, 学习者SPOC学习态度五个维度的均值都高于3.0分。其中, 学习者技术方面均值最高 (4.25分) , 在线学习管理方面均值相对较低 (3.61分) 。实证分析显示, 大学生SPOC学习态度在五个维度和对应测评项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第一, 在线学习管理方面。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赞同通过线上学习可以帮助其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习过程, 提升学习者的责任感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但相对其他维度而言, 学习者对在线学习管理维度的整体认同度不高, 其子项目得分均值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整个学习进程中大学生对“我能够耐心反复地坚持线上学习”的自我评价不高 (3.05分) 。尤其需要重点注意的是“线上学习时我可以更好地安排好我的时间” (3.12分) 、“在网络环境下我一般不会错过做作业的时间” (3.16分) 等得分均值都偏低, 说明大学生对学习时间管理的信心不足, 这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并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进一步访谈发现, 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和教学重难点比较难”“本学期要学习的课程多, 学业繁重, 抽不出足够时间进行线上学习”“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线上学习比较困难”, 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

第二, 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教学维度的总体平均值为3.95分, 具有可接受的标准差。特别是“我发现通过和别的同学面对面地合作学习更有效”“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 我可以学得更好”“当有人面对面地对我个人指导时, 我可以学得更好”等3个评测项的均值分别为4.04、4.02和4.11分。可见, 尽管大学生对学习灵活性、在线交互等有较高认同, 但他们仍然对课堂学习存在较强依赖性。进一步将课堂教学维度与其他维度分别做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 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管理、在线交互、学习灵活性、技术等均成负相关 (见表1) , 且差异显著 (P<0.01) , 表明学习者线下课堂学习态度越积极, 对线上学习方式就越排斥。这一发现也得到了其他一些研究的支持。[10]

\
表1 课堂教学与SPOC学习态度其他维度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在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第三, 在线交互方面。实证分析发现, 在线交互的总均值为3.97分, 具有可接受的标准差。大部分学习者认同在线交互可以促进讨论和分享意见, 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自信。同时, 学习者高度认同“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学习, 我觉得比较孤独”, 均值达到4.14分, 说明学习者对在线交互的认同主要反映在认知学习上。

第四, 学习灵活性方面。实证分析发现, 学习者基本认同在访问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管理等方面应具有灵活选择, 相应评测项的均值都高于3.90分。其中, “我希望能无限制地访问学习材料”认同度最高, 均值达到4.18分, 说明学习者希望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灵活选择。同时, 学习者也希望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安排上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