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沪籍与非沪籍高职新生英语能力比较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4:58: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本文从生源地视角出发,通过对沪籍和非沪籍学生的英语能力比较,分析其中差异及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为建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实施分层、分类的个性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沪籍;非沪籍;英语能力;英语分层

本文引用格式:黄媛媛.沪籍与非沪籍高职新生英语能力比较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6):273-274,277.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面临着一大难题: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巨大。[1]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不同生源地学生的英语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上海某高职院校为样本,针对沪籍与非沪籍高职新生英语能力开展研究,为后续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项目研究对象为该院一年级部分新生。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根据英语高考分数进行分段随机抽样,确定参试沪籍学生65人。沪籍抽样学生分布在报关与国际货运、护理、会计、土建施工、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根据沪籍抽样学生的成绩排名,在非沪籍新生库中,筛选与沪籍抽样学生最近似排名百分比的非沪籍新生,并根据专业分布和性别比例在最近区域内调整非沪籍学生的抽样名单,确定非沪籍抽样学生65人。非沪籍抽样学生来自安徽、浙江、山西、贵州等16个省份,来源省份的分布多元、有代表性。

\

 
(二)测试

于开学一个月内组织抽样学生参加统一考试,试卷由上海教育考试院提供,参照高考模式组织测试。实际受试学生125人,其中沪籍62人,非沪籍63人。

(三)研究方法

对测试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对比沪籍与非沪籍学生在听力、语法词汇、阅读理解三项成绩上的差异。通过组织访谈,了解测试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

二 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满分102.5,共77小题,其中听力部分(1-23小题)满分29.5,语法词汇部分(24-43小题)满分20分,阅读理解部分(44-77小题)满分53分。

1.沪籍与非沪籍考生各能力维度比较

分组统计量表显示两组数据的样本容量,均值,标准差,和抽样平均误差。由表1可知,非沪籍考生在英语听力、阅读和词汇与语法部分的平均成绩均低于沪籍考生。

\
 
对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均值检验,包含了英语听力、阅读和词汇与语法部分中两组样本的独立检验统计量。发现,在英语听力、阅读部分中,Levene检验统计量F分别为0.015和0.363,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分别为0.902和0.548,均>0.05,在5%的显著水平不能拒绝这两组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相等的假设;在英语词汇与语法部分中,Levene检验统计量F为9.889,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为0.002,<0.05,在5%的显著水平下这两组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相等的假设不成立。T检验中对应的双尾显著概率,英语听力、阅读部分和英语词汇与语法部分P值分别为0、0.003、0,均<0.05,说明沪籍和非沪籍考生在英语听力、阅读、词汇与语法三项成绩测试结果中均存在明显差异。

2.本次测试与高考英语成绩相关性分析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将抽样学生高考成绩折算为总分102.5分,公式如下:

折算成绩=高考成绩/150*102.5就折算后的高考成绩与抽样测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表2及表3)。

\


描述性统计量表显示两组数据的样本容量、均值和标准差。由表2可知,抽样测试的平均成绩低于折算后的高考成绩。在表4的单样本T检验中,P值为0.000,<0.05,说明两次成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3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折算后的高考成绩和抽样测试成绩的相关性系数r=0.319,对应的p值为0.000,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其中,0.3≤r<0.5,视为低度相关。通过绘制简单散点图(图1),可以看出高考成绩和抽样试成绩呈线性正相关。


\


(二) 访谈结果

1.英语学习年限差异


学校教育因素是差异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基本自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部分沪籍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接受正规的英语启蒙教育。非沪籍考生除极个别沿海发达城市外,通常是在小学三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开始接受学校英语教育。

2.社会环境和教学资源差异

身处国际化大都市,沪籍学生有天然的英语学习促动力,并有更多渠道接触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家长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也是影响其在子女英语学习上的态度、指导、教育投资等方面差异的重要原因。[1]沪籍学生从学龄前到高中阶段,都或多或少有参与英语课外学习培训的经历,长期处于竞争性英语学习(培训)环境中。

3.测试模块适应度差异

由于本次考试模拟上海市高考难度,沪籍考生长期接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使之更适应本次考试。而非沪籍考生多数认为考试较高考偏难,主要表现在:听力语速较快,命题形式与高考卷不同,文章比高考更长;阅读的词汇量比高考更大。

三 结论与启示

(一)正视生源差异,开展多元化教学


多层次的生源意味着学生的英语水平跨度大。[2]从测试结果看出,沪籍考生整体英语能力显著高于非沪籍考生,且在听力、阅读、词汇与语法三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非沪籍考生。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学生对英语教学有不同需求,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将来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5种能力的需求不同而有所侧重。[3]对于非沪籍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读训练和词汇量积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专业类别,开展分层、分类教学,从课程设置上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个性化学习条件

测试结果中,沪籍学生占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海相比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更重视英语教育,沪籍考生更早且更多地接触英语学习。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教师应开展适合高职新生的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高职的过渡。[4]将教学内容研究和学生研究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做到教材内容与学生相协调,通过搭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创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的技巧训练过渡到实际应用能力”[5]的培养途径,让不同程度和学习需求的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究”[6],克服英语基础背景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04):23-29.
[2]袁洁婷,高志强.生源地差异对大学生英语成绩影响的定量分析[J].才智,2015(01):316-317.
[3]张彩萍.多层次生源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68-70.
[4]邓跃平,陈嫔荣.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按专业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外语学刊,2012(04):123-126.
[5]许勤.高职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J].海外英语,2019(05):105-106.
[6]杨红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基础写作中的积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28):22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06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