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0:44: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课程成为各个中职院校必修的课程之一。在中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统一使用相同的计算机课本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先对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机课程与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进行了分析,根据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提出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及根据中职院校的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模块设置等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翻转课堂,课程模块化

本文引用格式:温杰杰.关于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4):250-25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经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深入学习其他各个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的教材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都是使用统一的计算机教材,而计算机教材内容并没有与所学的专业课内容相连接,以至于计算机课程不能更好的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多数中职学校仍然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灌溉式的吸收知识,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较低[1]。这样的教学不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计算思维。教育部办公厅在2012年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指出: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2]。不同专业统一的知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代中职院校的学生显然不合适,因此对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的革新势在必行。

一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的问题与现状

(一)教学


首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很多中职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计算机上机课程中,教师在主机电脑上进行演示,学生再仿着进行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与学生互动少,那么学生很容易就没有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由于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的效果,更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积极学习。其次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通过教学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思维加以引导和培养。而在现实中职学校教学中,学生只是作为一名接受者专心听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和计算思维方面并没有加以引导和培养。这样机械式的教学不能很好的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课程内容很快就会被淘汰掉。目前很多中职院校一直沿用旧的版本教材,而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是过去的信息,没有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把新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

 
(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生源是比较复杂的,去中职院校学习的门槛较低,中职院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初中毕业,甚至有的来自于社会,他们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较差,由于学生前期所接受教育的环境与学习方式不同,因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是千差万别,同时对于学习方面也没有受到社会和家庭过多的关注,让这些学生接受知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许多中职教师就打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感觉教了学生也不学习,就有了学生不好好学习,教师不好好教的恶性现象,随之不断循环,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

二 改进的措施

(一)课程内容模块化


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合理也是出现教学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采用课程内容模块化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内容分成三个模块部分,分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以及实践应用模块。这几个模块是相互衔接的,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内容在计算机基础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实践应用模块是在前两个模块共同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认识与操作以及Word、Excel与PPT的使用与操作。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关于计算机网络知识与简单的程序知识,内容应简单易懂,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引路者,让学生对专业课程充满学习的期待,为后面的C语言课程及单片机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应用课程设置为实训课,先通过去企业或者基地参观与交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实训中设置简单的程序语句编写,学生通过程序的编写并实现一定的功能。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与更新是非常快的,而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是固定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呢?除了在课堂中教师将新的信息技术传授给学生,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同时也可以把课堂转移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进行教学与探讨,打破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获得课堂学习的新鲜感。通过这几个模块的设定,可以使学生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及时的进行运用,而不是单单在电脑上进行上机完成,让学生通过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什么是翻转课堂呢?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教学反过来,传统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后根据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而完成一定的作业,翻转课堂便是把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调整,颠倒了传统教学的顺序,先是教师对于一定的知识点进行录制成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教学视频并学习本节课中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讨论探究知识,完成对学习的检验[3]。

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部分,首先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进行课前的小预习,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节课讲了哪些知识,其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前半节课对于哪些知识点较为重要,共同来学习并掌握知识以及制作本节知识的课件,然后利用后半节课,对于刚才在探讨知识时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或者易错的地方再展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实践应用部分,先课前组织学生整理所学习的知识点,再由教师引领学生把知识点进行实践应用,对于较复杂有难度的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最后学生进行回顾自己的易错点。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时代教学活动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等问题,教师也不能直接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更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觉到即使成绩不好,也可以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教师与学生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形成在课堂上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合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这样才能使课堂和教学达到理想的状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4]。

(四)改变评价方式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理解力弱,这是事实存在的问题,那么对于他们成绩的评定就不能采用普遍性的理论+上机+平时成绩的评价系统,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一次的考试评价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评价系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可以从课程的开始到课程的结束,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样还能更好的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5]。

\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计算机课程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讲授以及传统教学与翻转教学的结合,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做好衔接,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不再是学习单一的知识而是阶梯式的学习知识,逐渐引入到专业课程中去,使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蓓.创新教育观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究[J].教育天地,2019(02):219.
[2]黄刚,张军荣,李志成,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发展调研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8):134-136.
[3]杨英.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尝试[J].无线互联科技,2015(4):94-95.
[4]黄利书.以翻转课堂模式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5):126-127.
[5]解厚云,王兵.翻转式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23):337-338+3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06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