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协同理论视角下思政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2-25 11:11: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存在导师队伍难以满足培养需求、课程设置落后等问题。协同培养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机制优化的有效路径,要从建立多主体的导师团队、课程设置  的重新调整、学生教学实践的协同监管与评价入手,破解培养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促进培养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专业硕士;协同培养;优化路径
涛,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 (贵阳  550001)
蒲文彬,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 (贵阳  550001)
 
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具有不同的培养定位,学术型硕士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型硕士更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0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 〔2010〕49 号), 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 “职业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2016年12 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 要讲话,强调 “要坚持把以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现状看,存在导师队伍建设落后于现实发展需求、课程 设置未跟上中学教改和用人需求的变化步伐、实践锻炼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等问题, 问题产生的症结在于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的过时性和不适性。如何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既有德国 “师徒式” 的特性,又具备美国 “专业式” 的特征,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仍沿用了苏联的培养 模式,即第一年集中授课,第二年教学实习, 并在导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是 “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 的传统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机制在强化专业型硕士的理论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方面起到了一定 的监督和推动作用,但其移植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 的痕迹较为明显,在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几乎没有实质性区别,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 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实践经验提升的培养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仍以 “导师个人负责制” 为主,导师在理论传授方面能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但实践经验方面比较匮乏,导致思想 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体验不到专业学位的培养特色 和学习获得感。另外,不同于市场营销类等财经类 专业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 “校内导师负责制” 为主,未建立类似于财经类专业型硕士的校内外 “双导师负责制”, 校外导师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存在天然的短板, 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 这两类局限性因素夹杂在一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 业型硕士的知识迁移和实践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局限 性。如何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有效利用校外 的实践指导资源,已成为优化师资队伍、满足思想 政治教育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需求的重要突破口。
 
(二) 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用人标准以及新课程改革不匹配
 
由于移植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痕迹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理论性课程较多而实践类课 程偏少,因此,其培养途径和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 士没有实质性区别。作为思想政治专业硕士毕业生 就业的主阵地,高中学校在招录教师时更偏向于考 察求职人的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 业的硕士毕业生能否实现书本知识的有效迁移, 能否站上讲台为学生讲授一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 课程,成为高中学校招聘教师时更为看重的能力。另外,从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教材 〔2017〕7号) 看,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内容都做了调整, 如及时更新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 的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课程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教育等内容。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情况看,课程设置单一化、课程内容未根据教改要求及时进行更新,容易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毕业生就业前景受到较大影响。
 
(三) 实践质量方面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动 手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质量成为提升学生实践 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目前,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硕士的实践方式以教学实习为主,具体包括学 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联系等实习方式。从教学实 习的监督和评估现状看,培养单位对思想政治专业 硕士的教学实习质量仅做了纲领性要求,而缺乏操 作性强、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教学实习任务的完 成和质量评估大多以提交实习报告为主,实习单位 也基本采用评语签字的方式予以认定,对实习学生 的实践能力考察未建立动态化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可见,无论是培养单位还是实习单位,在思想政治 专业硕士的实践质量把关方面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 督和评价机制,实习质量因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撑而 无从保障。
 
二、协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必要性
 
如何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机制所存 在的问题,实现培养机制的优化?针对培养机制的 现状,协同培养路径可行, 那么, 何谓协同培养? 协同培养为何能改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培养机制?其内在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逐一 予以解答。
 
(一) 协同培养的内涵界定
 
“协同” 源于德国物理学家所提出的协同理论, 具体内涵是: “以控制论为基础, 研究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高效协同。”[2]随着关注度的提升,协同理论在其他学科得到广泛运用。在教育科学话语体系下,“协同培养”属于 “培养模式” 的概念范畴, “培养模式” 主要回答 “培养什么样的人” 和 “怎样培养这样的人” 的问题。[3]  “协同培养” 主要指:“在政府政策法规和协同理念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育人优势,有效协调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核心主体的权责关系,在充分交流、公平分配和全程协同基础上培养具有宽厚的学科知识背景、强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模式。”[4]
 
协同培养的内涵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 一是多元参与维度。跳出以往单个主体 (主要是学校) 培养人才的旧范式, 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二是协同维度。多元主体间尽管存在差异化利益诉求, 但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可实现多元主体间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单个主体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创新效应。三是全过程维度。从招生工作开始,其间包括课程教学、导师遴选、社会实践等环节,最后到论文撰写和答辩结束,协同培养理念贯穿始终。

\
 
(二) 协同培养的优势剖析
 
相较于传统 “师徒式”“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的培养模式,协同培养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协同创新效应。相较于依靠 “校内导师个人负责” 的培养方式,协同培养通过打破高校内外资源流动的壁垒,多元主体间的资源得以有效流动和汇集,以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方式产生单个个体或要素无法产生的协同创新效应。目前,校企合作、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联合攻关等合作模式中均不同程度采用了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 (如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钢铁集团之间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研究生的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在跨主体合作中得到实质性提升。
 
二是利用多方参与推动全过程优化管理。研究生从新生入学到论文答辩, 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以往对于这一过程的监控主要依赖研究生院、具体 培养单位以及导师等校内组织和个人的程序化手段 推动, “进口严、出口松, 中间环节成摆设” 成管理常态,这样容易导致研究生培养程式化、差异化 的培养需求得不到满足。协同培养通过构建校内外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可实现 “进口”“中间环节” “出口” 的全过程优化管理。具体而言,“进口” 环节依靠研究生院、培养单位和导师把好入门关, 教学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 “中间环节” 则通过校内外协同育人、良性互动做好 “能力提升” 工作,“出口” 环节则通过校内外多元主体在学业成绩、教学实践和论文答辩等方面的信息沟通严控 “出口关”。
 
三是 “请进走出” 相结合促进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培养与遴选存在 “一聘定终身” “偏学术化、轻实践性” 等问题, 这样容易造成导师队伍创新活力不足、研究生难以走出  “象牙塔” 等后果。协同培养强调资源的有效流动与整合,通过施行导师队伍的 “引进来” 和 “走出去”,将应用型人才吸纳至导师队伍, 同时让偏理论研究的高校人才在企业、科研院所等校外机构学 习锻炼。“一进一出” 的师资结构调配措施可促成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 发挥 “导师集体负责制” “双导师制” 的资源优势, 在优化导师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确保所培养研究生契合社会的 发展需求,顺利走出 “象牙塔”。
 
(三) 协同培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机制优化的内在机理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有自身的培养定位, 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以及德育实效性的同时,着重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同培养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机制优化的内在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资队伍的校内外整合促成培养目标的 转向。如何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促使校外导 师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是目前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高 校强调科研产出、职称评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绝大多数导师将专业硕士培养成科研助手和论文写 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也不例外,而授课技能 的提升并未置于应有的高度。以协同培养的方式拓 宽导师队伍,将高中的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吸纳至 导师队伍中来,以 “校外导师” 的身份指导和监督学生的授课培养和教学实践,通过导师队伍知识和 能力结构的优化, 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并重, 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转向。
 
其次,课程设置与中学教改的内容协同推动培养方案的调整。研究生的教学改革整体上落后于高中教学改革的进度,课程设置与中学政治课的课改相脱节,课程体系未及时针对高中政治课的新内容做出调整,造成培养方案的设定与高中用人需求的脱节。以课程设置与中学政治课教改的内容协同为突破口,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所学知识与技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 在强调课程内容前沿性、实践性的同时,着重提升学生的授课技能,从而推动培养方案朝前沿性与基础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的方向调整。
 
最后,教学实践与基地建设的管理协同以提升实践环节的实效性。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教 学实践和毕业实习存在形式化、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以高校和高中学校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基地等机构为依托,通过研究生教学实践与基 地建设的管理协同以提升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具体 而言,强化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基地对思想政治教 育专业研究生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的统筹性和规范 性,研究生进站实践采取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站内工作人员定期公布学生的教学实践分数排名, 并作为教学实践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研 究生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监管工作的动态性和实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协同培养的路径
 
如何在大学和高中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协同培养机制,关键在于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现状,以及协同培养的内在运行机理, 可从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的协同、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招录要求的协同、实践过程中监管与评价的协同等路径入手,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朝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
 
(一) 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的协同
 
为克服校内导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局限性,破解 “一评定终身” “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 等难题,可借鉴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的做法,从专业对口、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出口等方面出 发,在高中学校选拔一批教师进入导师队伍之中, 建立跨主体的导师团队负责制[5],从而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同利用。首先,有针对性地选 拔校外导师。校外导师的作用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实 践动手能力,特别是授课能力,因此校外导师选拔 应向中学名师和一线骨干教师倾斜,将那些教学技 能突出、专业素养出众的高中教师选拔进校外导师 队伍中来。其次,利益产出的协同化。根据大学和 高中教师利益产出导向的差异性, 在授课、升学率、科研论文等考核事项上采取差异化考核方法, 在确保能完成自身工作量和业绩的前提下, 保证校内外导师利益产出的协同化。最后,建立校内外导 师的常规化沟通机制。为确保校内外导师及时了解 学生的培养进度,除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 进行沟通,还可通过定期召开网络电话会议、集体 读书会和经验总结会等形式,强化校内外导师的信 息沟通与交流。
 
(二) 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招录要求的协同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要凸显专业型硕士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等培养导向,跳出以往 “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趋同化” 的窠臼, 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相应调整。
一方面,从凸显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导向出发,适度降低课程学习的理论讲授深度,删减一些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同时增设一些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如逻辑学、心理学、口才学等, 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授课能力和动手能力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另一方面,应根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教材 〔2017〕7号) 的文件精神, 及时调整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一是坚持和强化党的德育教育方针。课程设置着力 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养,从知识、方法和 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效整合出发,以政治认同、科 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为主体架构, 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实现 “课程内容活动化” 和“活动内容课程化”。二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 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 线,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成就,具体可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 等板块内容融入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之中。三是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按照教育部下发的 《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 (教研 〔2014〕5 号) 文件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延长社会实践时间 (最少为一个学期), 从而加深对高中学校各项工作的了解,为学生入职后迅速进入角色做好实践准备。
 
(三) 实践过程中监管与评价的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实践是整个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 为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效性、避免实践活动的形式化,高等院校和高中学校应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做到监管与评价的协同, 重点做好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的监管和评价工作。一方面,依托高校和高中学校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基地等实体,校内外导师召集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集体探讨,以组建团队的形式对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和评价,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也能对学生的实践成绩给出针对性强、相对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围绕毕业实习问题, 除了毕业实习单位的鉴定,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大学和高中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细化具体工作内容。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考核指标更为明确和量化的实习鉴定报告,高中学校在实习期结束后给实习学生打分,给出包含优缺点的鉴定评价,其后针对学生的实习鉴定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测试,鉴定毕业生实习鉴定的可靠性,并给出毕业实习的最终成绩。
 
要实现实践过程中监管与评价的协同, 制度建设、组织运作和利益产出三个层面的保障缺一不可。一是制度建设的 “约法三章”。通过大学与高中学校的事前约定,在校内外导师的职责、成果分 享、工作站考核等方面达成共识,从而做到监管与 评价的有章可循。二是跨组织运作的无障碍性。既 然是大学与高中学校的跨主体协同, 人员、经费、项目以及信息等要素投入须事前协商,以确定各方的利益分配比例和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可通过合同、协议等形式规范组织间的权益,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三是利益产出的差异化认同。大学和高中学校存在差异化的利益诉求,监管和评价工作的协同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主体间利益产出的协同。为此,可通过教育支援、政策优惠、成果考核量化等方法,实现大学和高中学校在研究生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利益错位分享,达到高中学校有动力实行监管、大学有依据进行评价的理想状态。
 
师资结构、课程设置和实践监管是促成大学与 高中学校之间协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核 心环节,虽然这些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 方向的明确可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的协同培养除了这些工作, 招生录取、基地建设、学位管理等也是重要构成部分, 而这些工作的稳步推进,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的协同培养提供强劲推动力。另外, 在 “宽口径、厚基础” 的培养理念引导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就业面的拓宽,企业、社会组织也将逐步列 入协同培养的选项之中, 探索包括企业、社会组织、高中学校等多元主体与高等院校的协同培养机 制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2][4]盛明科,邵梦洁 .协同创新环境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17-22、17-22.
[3]何剑彤 .基于协同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结构与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25- 27.
[5]周佳栋 .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体制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4):23-25.

《协同理论视角下思政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9/0225/2019022511144441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0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