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8 11:17: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的难度较大,教学知识逻辑性强,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对该科目的知识理解较差。采用新媒体应用于物理教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提升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优劣,并重点阐述采用新媒体技术对于物理教育教学的影响,以期提升新媒体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效果,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物理;教育教学;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李贺贺.浅谈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76):299-300.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中新媒体技术以其高效的传播效果,对很多行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新时代下,对于高校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地教育教学模式暴露出了些许不足,尤其是高校物理理解难度较大,教学知识逻辑性强,高校学生对该科目的知识理解较差,从而影响了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此,采用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物理教育教学中,并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可以有效的提升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就目前高校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存在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采用新媒体技术对于物理教育教学的有利影响,以期更好地将新媒体融合到高校教育教学之中,最终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借鉴与指导[1]。

一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衍生出的一种媒体形态。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它的转播方式转变为多点对多点的形式,使其传播效率更加高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数值化、复合化、人性化与互动性。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新时代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效促进了各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 高校传统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劣

(一)优势


高校传统的物理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黑板”与“粉笔”并结合“口语”的模式进行讲授。该模式对于教师口语表述、板书和实验教育利用等多方面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主要优势主要把包括:①教师在课程前需要进行充分而精心的备课,并且需要运用更富有感染力、更为简洁和规范的表达方式将待授课程进行讲述,使课堂之间的链接更富有逻辑性和缜密性。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口头表述、肢体运用与板书技巧的有机配合,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好、更生动形象的理解所学知识。③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板书对物理的逻辑知识进行有效分解和推导,使演算流程更为明晰。④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要对待授知识进行高效提炼,并以规范合理、简明扼要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物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2]。

\

 
(二)劣势

传统物理教学模式有其本身优势,并有效推动了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但是也限制了物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例如:①物理学科涵盖了客观的物质运动形式、规律和组成,也需要根据相关的实物和实验进行协助理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动态情境,不能有效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动态认识。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较为刻板,不能够很好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也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了则会造成某些学生丧失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③由于黑板和板书的限制,会造成一些具有运动规律的物理知识和规律无法有效地进行呈现,从而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影响教学进度。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口误、笔误或者概念理解偏差等问题,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为主,容易使学生出现错误理解和思维定式等不良情况。

三 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数字化教学


新媒体的应用使高校物理教学逐步进入数字化模式。数字化技术将庞大的信息转变为简单的数字和数据,并进一步构建适宜的数字化模型,即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部,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目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在诸多行业得到了成熟应用,并且其加工处理以及传输过程和实际操作也十分便捷。将新媒体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高校物理教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辅助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促进教育教学更快的走向数字化媒体阶段,为高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3]。

(二)网络化教学

新媒体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及其网络化模式,网络化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教学资源快速实现实时共享,具体是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化新媒体使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公开课模式实时有效的传播到学生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网络化教学还可以实现远程传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新技术学习本校及外校一流教师的顶尖课程,在听讲不同教师授课特色下,从更丰富的角度快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网络化教学还可以实现师生的有效远程在线互动;还可以实现反复学习,以便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三)智能化教学

高校的教育教学引入新媒体技术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智能化,主要基于目前新媒体教学中引入的很多现代化软件和设备,例如:计算机局域网系统、可视化对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LED显示系统、多功能会议室系统等。采用智能化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可以采用鼠标进行高效的书写、批注、修改、擦除等操作,可以减少学生记录笔记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

\

 
(四)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化物理教学模式使各媒体设备之间形成有效结合,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各类信息,从而可以有效进行物理现象的仿真模拟。使抽象的概念可以转化为可视化的概念,有效的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和媒体并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视听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 新媒体和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融合对策

(一)依据待授内容设置新媒体教学环节


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教学中,还依然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并精心设计新媒体教学的各个环节。高校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较为抽象,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简单直观的转化,通过简单逻辑思维推进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适合采用新媒体的形式呈现,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新媒体教学的合理设计。新媒体课程环节的设计还应当充分分析学生的思维特征,利用新媒体技术使物理知识实现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和动静皆宜,改善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校物理教学的感染力。

(二)继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需要充分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新媒体介入后,高校物理教育教学也应当持续坚持该原则。教师应该注重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充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潜力。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原则,通过板书、口述、肢体语言等引导学生更好的分析和剖解物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新媒体技术中某些软件设备与互联网技术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高效性。以此同时,对于某些需要演算推导的物理知识,还应当借助板书进行演示,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研究的思路[4]。

(三)继续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与互动,以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高校物理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水平,但是枯燥的物理知识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的介入下,采用丰富化的教学手段,注重调动学生的趣味和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变化,及时询问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十分必要的,有效互动可以解决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效果。

(四)坚持精炼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将物理知识进行提炼,以增强新媒体介入后的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精炼的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答疑环节,提高课堂效率[5]。

五 结语

新媒体技术和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的高效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劣势,使高校物理教育教学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高校物理教学应合理设置新媒体教学的各个环节,继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继续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精炼的教学模式,以推动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伟山.新时期背景下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J].数理化研究,2016(9):261-262.
[2]刘阿鹏.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析[J].科技文汇,2019(2):78-79.
[3]刘新.浅谈新媒体对高校物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J].科技文汇,2013(1):61-62.
[4]文龙.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6(6):114.
[5]孔伟,杨芳,周青军,刘松芬.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促进大学教育质量提高——中国民航大学物理教学实践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9):152-153+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97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