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接受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19 14:25: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知识传递的活动,更是师生文化互动的过程。借鉴接受理论的有关观点和方法,分析接受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学习共同体内在机理,以期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彼此共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接受理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共同体

本文引用格式:罗艳妮.接受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199-200.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确保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我国职业院校近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鼓励有志继续读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等职业院校,让更多的青年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但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生源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一些高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自信,厌学情绪严重等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为主,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职院校应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致相对欠缺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组织教学,创设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和教育方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期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一 高职院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审视:接受理论

接受是接纳外界人和事物的一种行为心理,是个体适应外界事物的一种行为特征,是个体对对象的一种接纳、吸收和内化自我的过程。接受反映的是已经形成的个体与现实的对象之间的相互适应的关系,是个体处理其与外部对象关系的一种基本态度。邱柏生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将“接受”定义为:主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之下,尤其在教育的控制之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并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一种能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①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开展的人才培养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能动“学”需要“接受”作为有效连接。通过“接受”,师生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运行。这个有效的接受过程的完成是在接受主体、接受客体、传导者、接受媒介、接受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以接受理论的角度审视高职院校思政课,大学生和授课教师都应该是接受主体,教学内容是接受客体,课堂是接受环境,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带有中介色彩的传播者,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之间的连接。他们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于思政课教学效果。基于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探索出接受理论各要素发挥具体作用的方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 接受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学习共同体内在机理分析

学习共同体是指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师与学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构建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的动态结构。学习共同体是以提升成员知识、能力为目标,需要学习者和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员等)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体验、共同分享、互动启发等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在师生的探讨、启发、互动、交流和沟通中被消化、被吸收、再创新。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是学习和交往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平等、互信、互助的学习关系,通过师生、生生的协作、互动与交流,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师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认识,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促的学习效果。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知识传授主体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时俱进,充分研究当代大学生接受特点和思想状况,按照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在机理,科学整合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相契合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使思政课教学过程成为立德树人的积极互动的无障碍的能动反应过程。

三 基于接受理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思考

接受理论视阈下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需要站在教学双主体的角度来思考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学生的接受动机,构建互助合作交流平台

马克思强调“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需要越强烈,就越积极、越自觉接受教育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相对较弱,其接受教育教学内容的自觉性、积极性就相对比较差,有时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抗拒心理。思政课的教学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服务。作为教师应转变观念,相信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感悟,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思想选择,不能对其硬性灌输,更不能代替学生进行选择,甚至取消他们选择的权利。学习共同体是师生的协作,是基于师生平等的沟通交流,分工协作、互动启发等形式,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构建互助合作交流平台,最终获得认识、情感和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一是结合学生的接受动机,探寻学生关注或愿意关注的问题并引入教学,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思考的意愿和沟通的默契,吸引学生积极交流信息,主动参与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获得发展进步,放大学习效果。二是积极挖掘和探索实践平台,增加学生交流协作的机会,如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内外乃至校外实践性教学、举行分组辩论、开展课题研究、情景剧表演等激发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激情和活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创新,积极贡献智慧。

(二)遵循接受规律,激发共同学习的生命活力

思政课教学的运行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接受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层次,因材施教,精心教学,并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另一方面,学生要对教师教授的内容形成感性认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在不断地判断、思考及反馈调节过程中增减接受的内容,并内化为知识和能力,外化为实际行为,以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形式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接受规律,唤醒学生需求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启发和引领学生乐于分享,共同探究,形成师生、生生间持续的相互维系的共同目标,并通过不断的互动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从而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自主学习,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三)注重情感体验,培育有效接受教育方式

人在愉悦的心情下容易接受事物,而在压抑、紧张、厌烦等心情下容易排斥事物。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受情感影响,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忽视甚至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信息,愿意主动接受那些令自己开心的信息。思政课有着深厚的思想性、强烈的政治性、典型的抽象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学生的情感动态,关注学生的情感活动,运用“情境-互动-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展现、语言表述、影视再现、情景模拟等形式创设一个富有教育内涵、充满教育智慧的教育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于境生情,于境感情。并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适时放低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适时拿出权威一面令学生信服,适时虚心向学生学习,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使严肃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入而不深奥,浅出而不浅薄,生动而不生硬,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

 
注释:

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9年3月21日.

参考文献

[1]易显飞.论“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05):74-76.
[2]鲁彬之,谭念念,李明月.如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7-07-24(4).
[3]田建国.思政教育需要清新话语[N].中国教育报,2013-05-17.
[4]邱仁富.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5]宋燕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思政课教学创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
[6]杨洪泽,张森林.接受理论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接受性建设初探[J].理论与改革,2013(01).
[7]罗志翠.基于接受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90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