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英语专业文学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6 09:33: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多模态教学模式起源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在西方学术界,最早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是R.Barthes,他于1977年发表论文《图像的修辞》(Rhetoric of the Image),首次探讨了语言与图像在意义表达中的相互作用,但真正将多模态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是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1996),他们指出,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输入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Multiliteracy),从而完成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并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英语;模态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秀芳,徐莉红.英语专业文学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6):87-88.

多模态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多模态符号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共同参与学习。在多模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环境,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目标语语言环境,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参与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目前,多模态教学模式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相对较多的关注和研究,且各类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但对于多模态教学模式是否可适用于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会面临哪些困难、教学效果如何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 英语专业文学课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原因

随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概念的提出,一些本科院校过度解读了大纲中对于英语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夸大了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商务英语、经贸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型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而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主干课程的文学课却在被不断地压缩课时和比例,学生们也普遍认为文学课无用,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同时,单一的授课模式和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也让学生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文学类的课程已被简化为几个流派、几个作家、几部作品的简单介绍,英语专业的文学课已被排斥至“边缘化”状态。钟美荪教授曾指出:“外语专业学科应以语言、文学为主体,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外语语言技能、厚实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外语专业教学应该重视文学教育,除语言技能之外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综合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道德之心”《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将英语类专业定义为“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进一步强调英语类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处于夹缝中生存的英语专业文学课如何肩负起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引入英语专业的文学课将是一种有益尝试,但要构建起多模态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一系列的调整和转变。

二 英语专业文学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靠教师的讲授来完成,侧重于作家作品的介绍,师生互动较少,或学生根本不参与课堂,结果造成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烦,但学生的知识,尤其是能力和素质方面却未见明显提高。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则需要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从在讲台上讲解内容转变为指导学生去揣摩和领悟,学生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提出问题、设计活动的课堂主人。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方式大多仍是采用单模态教学为主,很多老师采用刻板的逐段朗读并且逐段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很难给学生生动地展现文学作品的形象。况且英美文学的选读作品很多都是名人名著,其文化背景知识、文本语言用词等等都不太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很多时候会使学生望而生畏,这样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独立性都未能得到提升。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则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开放性的预习问题,并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例如:微博、慕课、微课、云班课等媒体手段,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多模态的资料,包括:文本分析、文本评论、诗歌朗读音频、小说改编视频片段、微课视频、慕课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前就有机会接触到多方面的材料和多模态的语境,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参与,通过自学,找到课前预习问题的答案。课中,教师可精讲某个文学知识点或某位作家的作品,通过制作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的课件,唤起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互动,使其内化体验到的信息,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记忆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能潜移默化地积淀文学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其次,教师要将课上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保证,并通过提问、讨论、朗诵、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竞争和协作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将内化的知识通过多种模态输出出来。由此可见,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的环境化、交际化和生活化。课后,教师可布置多样化的作业,灵活调整评价机制。

\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已逐渐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要么假装问题不存在,要么不假思索地便向教师提问,没有独立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伴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英语专业文学课上学生也必须积极转变学习方式。作为学生,要转变思想,主动摒弃高中时代“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主动激发兴趣,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前,对于教师布置的开放性预习问题,要通过教师提供的多种材料,通过多模态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课中,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设计,多模态地获取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所提供的非言语信息,运用非言语信息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加工信息并在课堂上展现和交流,达到在课堂上的高度互动。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通过多模态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并努力去探究和扩展相关知识。

三 英语专业文学课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践

英语专业文学课指英语专业开设的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课程,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文学概论》、《文学批评方法》以及一些文学选修课,例如《英美小说》、《英美诗歌》、《英美散文》等,本文以《英国文学》中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为例开展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实践过程

课前,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预习任务:了解莎士比亚生平;了解莎士比亚悲剧和喜剧的特点;欣赏由剧本改编的电影《威尼斯商人》,并对比剧本与电影间的差异等,学生们可以在多模态语境下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任务,经过认真准备的学生,将会对剧本《威尼斯商人》有一定的了解。课中,教师通过聚合了文字、图片、音频等手段的课件解决学生们预习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展示授课的主要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分角色朗读教材所节选的部分,仔细体会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亚等主要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并让学生们对主要人物进行评价,尤其是最具有争议的夏洛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与补充和归纳,最后,让学生们扮演夏洛克的律师,寻找为夏洛克赢得这场审判的可行性办法。课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布置分层次作业:为《威尼斯商人》电影片段进行配音;分角色扮演剧本;通过课堂讨论形成一篇关于夏洛克人物评价的小论文;将文中节选部分绘制成连环画等,学生可任选起其中两个作业进行完成,并上传至云班课平台。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实践结果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学习结束后,笔者随即在云班课平台上发布调查问卷,六个自然班的185名学生参与了了投票,云平台立即统计出了投票结果。调查问卷围绕五个小问题展开:①你是否认真完成了课前预习任务;②你是否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③你是否按时完成了课后作业;④你是否喜欢这种授课模式;⑤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根据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前三个问题,只有平均70.8%的学生给与了肯定回答;对于第四个问题,87.6%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对于第五个问题,答案比例教高的是团队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多模态教学比较喜欢,但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们还有些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更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学生们目前比较欠缺的。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方式持肯定态度,但约13%的学生并未完全接受这种授课模式,更有近30%的学生未能很好的参与到多模态教学模式中来。经过后续与学生的访谈,发现有以下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习惯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独立思考探究,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茫然;有的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时,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在团队中受到排挤;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浪费了课堂时间,不如“满堂灌”获取的知识多;有的学生则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可取之处,不一定要把原来的全部摒弃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首先,面对学生固有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优势。其次,要在多模态教学手段的使用过程中注意把握一定的度,因此,多模态选择应遵循最优化选择、有效原则和适配原则,并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多模态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再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并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调控,避免出现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通过采用以上措施,多模态教学模式将被更多人认可,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课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扩大课堂的容纳量和多样性,促使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更能促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将文学相关知识内化,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四 结语

通过以上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多模态教学模式有着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中多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想使多模态教学模式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必须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否则,将流于形式,不易于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的提升。

\

 
参考文献

[1]赵春辉.多模态教学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中的应用与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钟美荪.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J].外语界,2015(02):2-6.
[3]张洪霞.浅议非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4(44):142-143.
[4]吴全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17):62-65.
[5]王秋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喜福会》为例[J].名作欣赏,2018(33):173-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88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