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多元识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4 14:05: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进入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多元识读教学法是1996年由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符号学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多元识读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设计”。依据这一教学理念,它的教学步骤主要分为“实景实战、明确指导、批评框定、转化实践”。这四个教学步骤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它们任何一个步骤都可以作为教学过程的开端。

关键词:多元识读;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吴金萍,朱虹.多元识读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9,6(67):165-166.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多元识读教学方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多数学者将多元识读教学方法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识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将多元识读与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 多元识读的概念及核心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识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传统单一的读写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多元识读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多种模态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多元化读写学习,更能适应教学改革[1]。

(一)多元识读的概念

1996年新伦敦小组发表了一篇题为“多元识读教学:设计社会未来”的文章,其内容主要为读写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及语言的多元化带来的挑战(New London Group,1996)。胡壮麟认为多元识读指具有阅读多种模态信息的能力,例如阅读网络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的能力(Hu,2007)。张徳禄(2012)认为多元识读包括语言读写,社会信息交流及信息技术识读。总体来说,多元识读包括四个部分:语言识读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

\

 
(二)核心教学理念

多元识读的核心教学理念是“设计”(Hang&Li,2015)。这个设计理念的内容强调意义的构建及培养学生多元读写的能力。意义构建的过程包括:可利用设计,设计及再设计(Cope&Kalantzis,2000)。

可利用设计:它指设计资源,包括不同模态系统中的规则,例如语言,电影,图片等这些不同模态中存在的语言规则(Ge&Luo,2010)。设计:它指的的是将可利用的资源转化成自己知识的过程,换句话话说,它是一个将旧知识新用的过程(Hu,2007)。再设计:该过程会涉及到设计环节所产生的资源(Ge&Luo,2010)。再设计过程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过程。该过程会产生新的意义[2]。

二 多元识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框架

新伦敦小组将多元识读教学分为四个教学步骤:实景实战,明确指导,批判性框定及转换实践(New London Group,1996)。

实景实战: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成员依据自己不同的背景知识扮演不同角色,使自己沉浸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构建意义(Lu,2016)。这样的小组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更像是个设计者的角色[3]。

明确指导: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Zhang,2012)。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历,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给学生的学习建造一个框架,让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学习框架中,进行独立的探究学习。

批判性框定: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他们要批判的认知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Zhang,2012)。除此之外,他们也要认识到知识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他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4]。

转化实践:教师帮助学生将设计的规则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从而产生新的意义(Lu,2016)。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展示他们的设计及成果。

Dupuy(2011)设计了多元识读在写作课堂上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表1是多元识读写作课堂教学活动的展示。

三 研究设计及过程

本研究以辽宁沈阳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所担任的高级写作课采用多元识读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师在每个单元授课前,精心挑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同一文体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课前认真研读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文体特征、语言标点和主题思想的相关内容[5]。同时尽可能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相应话题写作。实验前后访谈、问卷、单元测试及期末综合考核等数据表明,一年的多元识读教学方法的尝试,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以下是实验班与平行班级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写作能力变化的相关数据。

四 结语

实践证明,多元识读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适应信息化的现代化教学方法[6-9]。多元识读教学法充分利用多模态的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多元识读的能力。除此之外,多元识读教学方法重要的教学理念是设计,它强调教学过程不是静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文章也介绍了多元识读写作课堂的教学活动,希望能为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提供一些建议。

\

 
参考文献

[1]Kalantzis M.Multiliteracies: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J].College Composition&Communication,2001,52(4):659.
[2]Marenzi I,Zerr S.Multiliteracies and Active Learning in CLIL—The Development of LearnWeb2.0[J].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2012,5(4):336-348.
[3]Group T N L.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6(1):60-92.
[4]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13-19
[5]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6]黄甫全,李灵丽.新兴课语整合式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J].外语界,2015(3):16-24.
[7]陆璐 . 基于活动理论的西方文化课程多元识读教学模型建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4):112-117.
[8]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4.
[9]李飞武.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现代化,2019,6(35):228-2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77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