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高校课堂教学观念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03 10:17: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大学是培养人才和把关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引领社会潮流的中坚力量。合理教学观念影响教学质量和学校长远发展,新形势下需要与之相符的教学观念。本文以“以人为本”教学观念为中心,展开对高校课堂教学观念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回归教育本质。

关键词:教学本质,教学问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

本文引用格式:王世鸣.浅谈高校课堂教学观念[J].教育现代化,2019,6(64):133-134.

大学的三个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和为社会服务,其中后两项功能都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只有夯实培养人才基础,发展知识和为社会服务这两项功能才能稳定有效发展[1-2]。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已经逐渐改善,精神生活必然也要随之提高,而知识分子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势必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整体都以经济为中心,各类人才需求总体侧重于经济发展需求,强调培养人才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本无可厚非,只是在这一大趋势下大学教育过程中以及学生选择学习知识时容易偏离了最初的教育宗旨[3]。

大学教育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总结,重视班级的整体成绩而忽略了个体的成长。大学各项评估指标都习惯性以成绩来衡量学生,虽然同时也有其他评估指标,但是要么是数量有限,要么就是拘于形式而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学习成绩是能反映学生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也还是会让学生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自己其他各方面的学习[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条件,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大学是社会的精神家园,而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则无疑应具有引领社会精神文明的能力。然而对于当下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许是不能够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的。

教学的宗旨和学生学习的动机的偏离必然会导致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向性,鉴于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跟着社会发展来调整教学目标必然是会滞后的,因此,要跻身一流高校,必然要有领先社会发展需求一步的教学理念。

一 新课堂教学观念的必要性

看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任何一者改变都会相对引起其他改变,但是三者之中改变以及改变引起的速度有一定的差异。

\

首先,在以经济为中心阶段,社会风气改变引起其他两者变化的速度最快,一旦其主流和用人标准发生改变,无论客观与否,在相对一段时间内影响速度和力度都是巨大的。而学生虽然表面上处于被动地位,总是伴随着社会和教师的变化而变化,但其作用却是深远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走出社会之后逐渐成为社会尤其是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影响力方面的中坚力量,即社会和学生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社会主流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时,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之后将更容易进入正轨,受其影响,并相得益彰;而当社会风气出现差错时,学生不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导致社会风气的偏离。在这三者之间老师无论是在影响速度和影响力方面或许都无法与前两者相比,但却能起到一种类似湖泊缓冲功能,他可以作为学生和社会的缓冲带。当社会风气良好时,老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在受其影响时,也能良好的指导学生,让学生更早接受和融入社会;而当社会主流出现一定的偏差的时候,老师可以凭借其特殊的身份以及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培养其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自身独立客观的判断能力,并以此来改变社会。

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以及大学生已经开始具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高校老师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5]。当然这也对高校教师有更多的要求,首先是自我要求,除了具备老师的基本要求之外,相比其他老师,高校老师需要具备更广和更深的知识;其次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需要适时适度的引导。鉴于高校教师和多数学生交流更多集中于课堂时间,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尤为重要。

二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一)明确教学本质


与说大学教育交给你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使你受益终生且伴随你一生一种思维习惯或可称其为思想状态——无论用于读研究生、工作还是娱乐。固然进入大学,学生从选择专业开始就希望能获得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但相比而言,专业知识有几个特点:首先,专业知识获取是多渠道的;其次,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再次专业知识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获得。因此对于大学设置的课程,学习专业知识更多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打好坚实的基础固然非常重要,但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学习能力、思考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伴随个人一生,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加上大学是进入大学最后一个相对自由和独立的学习阶段,大学又能提供一个相对广泛和轻松的学习环境。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之外,更要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适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思考方式以及对其他知识的渴望,鉴于我国目前工科学生数量较多,人文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熟悉历史的发展规律,明白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以之指导自己学习、生活、工作,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大学不是他人生中短短的四年,而是你真正懂得学习的开始!

(二)公平客观包容

教师作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有自身的价值观和喜好,在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稍加不留意,容易以自己个人经历来判断、自己的喜好来评估学生,以致影响学生。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学校不久的新生,他们渴望老师给他们指点迷津,希望老师能指导他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比于中学课堂,大学课堂教学相对松散,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习惯性的面对在前排的学生,或是回答积极的学生,对于坐在后排的学生,则只要其不影响教学就不闻不问了。这会导致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相应导致老师上课的热情也随之降低。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同学,无论其成绩是否优秀,其态度是否良好,其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老师应本着公平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多去掌握学生的特点,适当的引导,不以学好本门课程为目的,鼓励学生在大学阶段多阅读,多思考,利用好时间,培养其兴趣。

大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还扮演者引路人的角色,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持客观态度,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多从对方角度以及所处年龄来分析问题,对于学生所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是容易犯的问题要有包容的心态,从而有可能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时的引导。

(三)亦师亦友

老师与学生是相依相辅的。师生关系,从短期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长远看,则对师生生活工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更多接触学生,更好了解学生,同时也能更加全面的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正面、乐观的形象,同时也为高校增加一份魅力;对于老师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了一份乐趣,更多是能了解教学对象的改变,从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同时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生的活力,给自己的工作多一份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一方,要主动摆好心态,处理好师生关系,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增加教学乐趣。

三 结语

大学是一个肩负神圣使命的地方。教学观念百花齐放,没有固定的思路,但它应该是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更应该是引导社会潮流,且是一个长期积累形成的过程。因此良好的教学观念需要广大教学同仁的共同努力分享,相互促进,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出社会需要、能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学生。

\

 
参考文献

[1]陈治亚,李建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J].中国高校科技,2017:11-13.
[2]周玉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深度转型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23-25.
[3]石芳华.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新视角:学习投入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0(5):51-54.
[4] 黄福涛.本科教育质量保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3):66-72.
[5]王尧.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8,5(25):195-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74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