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16:06: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从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研究,使得高校德育评价体系趋于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更符合学生主体发展的规律和现实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吕俊辰.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85-86.

本文通过探讨构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现行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进而提出构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可行路径。

一 构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德育评价的原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西方思潮的侵入以及新旧观念的碰撞,使得中国传统德育观受到冲击,尤其是在90后的大学生群体。德育评价是指在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下评价主体,并且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按需要系统地收集信息,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对德育活动的效果进行德育评价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评价体系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德育科学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为全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守卫好高校的德育教育,高教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亦为重要[1]。

(二)德育评价的作用

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有效保证。以激发学生全面发展为需求,从而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人才要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因而,高校德育评价的目的是在于完善学生和学校双重教育层面。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个体和社会的要求上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以思想品德为主的非智力方面的评价。高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则要追溯到个体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根源。德育过程中的内化和外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内化是指在知、情、意、信、行等内在心理要素的影响下,使学生对外在的社会道德基本要求产生认同感,转化为内在的基本道德意识。外化过程指学生通过内化的道德意识的引导外化为日常生活行为表现。内化与外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过程得以顺利进行[2]。

\

 
二 探讨分析当前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一)德育评价内容的统一化与高校学生需求变化的冲突


进入新时代,教育趋向科技化、未来化、现代化,在此背景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的解放。德育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语境下的大学生不再是无个性的、单纯的德育教育的接受者。而高校现行的德育评价体系仍旧注重静态的评价,缺少动态的评价,把教育对象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单向的灌输无法实现德育教育的最初预想。因而,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需打破传统德育评价体系考察的单一性,探求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所关注的话题,并结合德育内容来发展或推出考核方案,真正体现德育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实效性、主体性、多元性。

(二)德育评价体系的历史性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冲突

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当今,在我国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在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意味着现行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也需注入新鲜血液,主动汲取时代性、先进性的养料构建新的德育评价体系。现行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限性主要聚焦在考核标准。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互联网到物联网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大学生这一网络原住民群体的思想产生动荡,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网络低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从实践层面看,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产生差异性,且不同的心理因素也有所差异,进而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异,这也是当代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巨大阻力。因而,社会不良群体文化、社会不良信息有必要在德育评价内容上有所成效[3]。

(三)德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与评价载体灵活多变的冲突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多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衡量为主要内容进行考察,缺乏对于学生整体的全面素质发展的考察。这种评价内容的单一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德育评价结果,也就是说学生最终的思想道德素质情况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带有教育者主观性的评价。德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严重影响高校整体德育工作实效性。德育评价内容的局限性从侧面反映出现行高校德育评价载体存在的困境。德育载体是对德育工作开展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只有德育载体灵活多变,才能保证德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有效接收,从而才能顺利进行内在转化,最后外化为行为表现。德育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育评价工作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德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德育评价载体的有序运行才能保证德育评价内容被传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得以实证。

三 立德树人视阈下构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路径

(一)以人为本——实现高校德育评价理念的人性化


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应该打破标准化,要考虑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过于统一化和标准化,用个体的标准去评价整体,割裂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不符合德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不同的教育对象在同一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德育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人性化评价理念最基本的要求。德育评价是以符合和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开展的。教育者在德育评价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势,通过全面系统的跟踪和考察,分为评价前、中、后期,不同时段的变化是检查德育评价体系实效性的价值标准。德育评价中的人性化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时刻关注学生主体的需求,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这也是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最好答案[4]。

(二)与时俱进——实现高校德育评价过程动态化

在高等学校系统内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必由之路就是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就是要突破当前的时空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了解学生过去、现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并由此去预判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者要认识到,进行德育评价的目的不是仅仅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判断,更重要的是知晓学生关于德育素质的发展状况,即关于德育的目标达到了哪些、未能达到的是什么,学生关于德育的疑惑和难点是什么。只有了解学生在德育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状,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致为社会整体的发展贡献智慧。实现德育动态化的评价一是要注意在全部环节中开展全面且客观地评价;二是要重视德育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要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总之,我们要抱着与时俱进的心态,不断向构建动态的、科学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方向而努力。

(三)全面发展——实现高校德育评价内容多元化

德育内容多元化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要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形式。党和国家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然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多种德育教育载体传播、感染和熏陶教育对象,使其知、情、意、信、行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而把内化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外在行为。现行高校德育评价载体过于单一化,就直接导致学生失去进一步对德育的相关认知。高校应该遵循德育规律,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的社会发展状况,改进和创新德育评价方式,寻求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立体型育人平台,营造健康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高校德育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发展[5]。

四 结语

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大德育教育的改革力度,通过现代化、科技化的技术手段、传播载体,优化德育评价体系。构建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激发大学生德育的主体性,使其参与到德育教育中,进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化于群,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良好的道德风范和坚强的精神意志。

\

 
参考文献

[1]刘朝霞,赵锦笑.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2):112-113+116.
[2]严国红.马克思主义具体论断及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为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2):64-70+79.
[3]张忠华,张典兵.对德育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01):89-97+124+120-121.
[4]杨桂侠.构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2):103-104.
[5]李大健.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68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