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移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7 14:50: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在校大学生大多是互联网时代原住民,迥异于前人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取向偏好和群体特质辅以飞速发展的移动换联网技术,既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也为高校辅导员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造成了困难。以往研究往往寄望于通过提升个人的思想品德、学识才干、敬业精神、沟通能力等来强化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传统互联网视阈下的研究更强调个人思想观念转变、网络文化素养和网络工具应用对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积极影响。本文试图从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诸多方面的改变出发,探讨高校辅导员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可能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

本文引用格式:芦志超,等.移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2):94-96,99.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占比达98.3%;网民中20-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7.9%;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24.8%[1]。面对愈演愈烈的移动互联网冲击,作为高校德育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是应当如何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 移动互联网与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3个要素。[2]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相比主要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终端使用普遍,移动互联网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价格更加亲民、性能不断改进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取代传统PC成为联系互联网的主流工具,大大降低了使用互联网的成本,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二是业务办理及时,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互联网场所和终端的桎梏,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互联网随时随地高效使用成为可能。三是服务提供便利,移动通信工具作为互联网终端难以承载冗余的复杂功能,客观上要求移动互联网在操作上愈加简单和便利,而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推送了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便捷、高效。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相对权力性影响力而言的。权力性影响力是指由个人在特定组织中担任职务所赋予的对职务负责范围内人和事物的强制性支配力量,随对应职务任命而产生、解除而消亡。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指个人凭借权力以外的要素,如道德、智慧、知识、形象等,对受众产生影响并最终形成支配的力量。一般来讲非权力性影响力相对权力性影响力没有直观、有效的约束作用,但从更长周期来看作用更为广泛和深刻。高校辅导员的权力性影响力是由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赋予的,其合法性来源自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认可,同样具有一般权力性影响力的强制性。高校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发轫于辅导员个人道德品质、才华智力、气质形象等个人魅力的作用力,体现为学生的自发信服和主动跟随,从而对学生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前者的内涵是学生的被动屈服,后者的内涵是学生的内心遵从。一方面,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干部,高校辅导员的职权都是固定和有限的,而高校德育工作对于辅导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作用,服务、引导和教化大学生的期望确实发展和无限的,寄望于有限的权力性影响力去完成无限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以辅导员个人修养为基础,随个人修养提升而提升,对权力性影响力有积极强化作用,同时更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层次、广范围和长时间的隐性作用。因此,辅导员积极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有助于辅导员在作为管理者、教育者、服务者的同时,和大学生建立稳定、和谐、平等的朋友关系,从而施加有效和积极的影响。

\

 
二 移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困境

        当今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7后”,而1997年常常因为互联网真正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从这个角度来讲,“97后”大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原住民。迥异于前人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取向偏好和群体特质辅以飞速发展的移动换联网技术,既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也为高校辅导员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造成了困难。

(一)移动互联网破除大学生生活时空边界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作为载体的移动智能终端重塑了用户的空间和时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使得大学生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直面庞大、复杂的信息,无限拓展个人在虚拟世界的活动空间,让社会时间打破物理时间和生物时间的藩篱。虽然很难定义移动互联网是解放了大学生、赋予其前所未有的自由还是禁锢了大学生、添加了难以挣脱的束缚,但不可争议的是,移动互联网正一刻不停地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几乎占据了全部碎片时间,并正不断侵蚀大学生的休闲、休息甚至学习时间。于此同时,网络世界超越地域、民族、阶层甚至国家、人种的信息交流和体验分享正在推动大学生形成全新的身份认同和价值判断。无论是走向淡化差异、强调共性的还是彰显自我、宣扬个性,旧有的标签都不再完全适用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经历社会化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富有“现代”和“社会”气质的全球公民。

(二)移动互联网重塑大学生社会交往方式

         如果说传统互联网将现实社会中原子化的个人集合在了一个相互毗邻却并不拥挤的“虚拟社区”,那么移动互联网则以各类载体为媒介扩大了“生活共同体”这一概念,建立了无需见面却相互依赖的“半熟社会”。大学校园中的学生社团原本是“半熟社会”最经典的诠释案例,大学生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摒弃民族、宗教、专业、年级等差异而自发相聚、活动。如今,移动互联网将这一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微信、QQ等应用实现现实生活中人际网络的拓展,也可以通过微博、知乎等应用实现社会交往的单向追随,更可以通过探探、陌陌等应用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陌生交往。与传统互联网时代普遍持有的观点不同,移动互联网成功实现了现实社交和虚拟社交的交融,消费时间上双方不再是“此消彼长”而是“互有增益”的关系。

(三)移动互联网改变大学生社会表达与集体行动

        当今时代常常被称作“自媒体时代”,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移动互联网对公众表达情绪、分享生活和传播信息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在数目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中,大学生群体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对智能终端的熟悉、自我呈现的意愿、社会表达的欲望、情绪波动的可能和可支配空闲时间都较为突出。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日俱增,这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社会表达欲望的释放,线上表达优(先)于线下表达几乎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习惯和共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强烈的表达意愿使得私人生活通过移动互联网公共化。与此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具备了“星星之火”的影响范围和动员效率,大学生随时有可能被卷入网络暴力和线下冲突,甚至“存在着集体情绪堆积和集体行动形成的风险[3]”。

(四)移动互联网强化大学生群体社会差异与分化

       在如前所述观点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理论: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强化了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并将由此推动了进一步分化。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是以对移动互联网本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根本,以纷繁复杂的应用为载体的。阶层、族群、财富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都如实反映在移动互联网使用取向的差异上,取向的差异则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加深背景差异。与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第一课堂不同,也与公平、公正、透明的第二课堂不同,作为大学生活中实际占据比重极大的移动互联网使用部分很难已进行以“公平教育”为内核的设计。尽管最开始移动互联网使用中的信息不对称仅仅体现为课业掌握的好坏差异、优质讲座的知悉与否或是社会就业信息是否通达,然而这背后的成长差异足以预见将最终在大学生间埋下一条终将无法逾越的“数字鸿沟”。

三 移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路径

       以往的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结论往往寄望于通过提升个人的思想品德、学识才干、敬业精神、沟通能力等来强化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部分学者亦会建议关注环境因素、手段因素和受众因素对此的外部效应。传统互联网视阈下,研究者在一般因素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人思想观念转变、网络文化素养和网络工具应用对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当今高校对辅导员的拔擢大多是优中选优,辅导员无论是学历、荣誉还是品德、能力都是同龄人中的翘楚,亦是高校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的后备力量。在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思维模式直接决定了其效果和作用。

(一)同化生活时空,消除交流边界

        对井然有序的高校教育体系来说,辅导员只是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对应其角色扮演的岗位职责不过寥寥数条;就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来说,辅导员却是一个抽象的德育载体,对应其角色期待的效用愿景几乎不胜枚举。之所以追求提升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正是因为非权力性影响力对于大学生作用更全面、更广阔、更深远、更长久,有助于弥补权力性影响力囿于环境、制度和时限的缺陷。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4],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承担的工作往往更加繁重。无论是按照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或是不定时工时制,辅导员都无法在传统工作方法下保证对当今数目庞大、生活空前丰富化、取向空前多元化、个性空前差异化的大学生群体施加普遍深刻的积极影响,遑论不期而至的大量事务性工作和其他条线工作。面对这样的局势,强化移动互联网思维,依托移动互联网载体,不仅可以推进师生生活时空趋同、趋近,还能够消除交流边界,真正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德育,拓展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范畴。

\

 
(二)革新社交思维,建立双线互动

         在传统德育工作方法中,辅导员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细节观察、交流谈心、修正反馈等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无论是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还是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旧有的师生沟通、施教、反馈方法改进空间越来越小、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对于全社会交往模式的改造和发展已经反映在各行各业、各个群体。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应当是被移动互联网重塑的整个社会交往的有机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仅不应排斥这一变化,更应该拥抱这一变化,在努力摒弃负面效用、建立个性化偏好的同时积极享受移动互联网对辅导员部分工作的解放和升华。依托不断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科技,辅导员和大学生的互动也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的特征。线上交往逐渐由线下交往的有益补充发展为有机统一、不可偏废师生交往共同体。在大量健康、良性的师生在线互动中,大学生在线上社交中所表现出的真实、纯粹和高效大大降低了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施加成本。

(三)参与社会表达,介入集体行动

        移动互联网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表达效率,因而也强化了整个社会的表达意愿,热衷于把个人至于公众之中的大学生群体集中体现了“一切人对一切人呐喊”的时代特征。对整体德育工作来讲,参与社会表达是大学生社会化、公民化的必经之路,既要看到这其中的积极性、必然性,也要注意潜在的可能性和偶然性。《国语•周语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5]”辅导员应依托移动互联网,鼓励大学生表达,同时参与表达、介入表达并最终引领表达,在长期的互动和交流中发掘、培养和把握表达积极分子尤其是学生意见领袖,做到有疏有导、张弛有道。辅导员全过程关注大学生社会表达既便于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思想动态、精神状况、情绪变化等通过一般线下手段难以全面认知的问题,又方便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形成有效的号召、动员和组织能力,更有利于及时洞悉由社会表达引致或发展的集体行动,判断集体行动性质、预测集体行动趋势,从而对大学生施加更加有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四)承认个体差异,弥合群体分化

         如前文所述,在移动互联网逐渐从科技应用发展成为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甚至思维模式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在学习和成长中的应用最初是一种选择,而后是一种技巧,之后是一种能力,最后是一种气质。承认移动互联网强化大学生群体社会差异与分化可能性,有助于在差异与分化中完成体验、掌握、改进甚至弥合。在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不同家庭、地域、民族和专业的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应用上往往差异较大。这就要求辅导员一方面清楚把握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差异性,能够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相同的德育方法;另一方面又要辅导员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以榜样和模范为先导在学生中普遍推广移动互联网在学习、生活和发展上的有益应用,帮助在每一位同学登上数字列车的前进之旅。虽说群体的分化和离析在总趋势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教育的意义正在于弥补先天条件和客观环境对普通人的残酷与不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依托移动互联网思维推进和落实教育公平,既是辅导员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更是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018-08-20.
[2]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1年)[EB/OL].http://www.miit.gov.cn/newweb/n1146312/n1146909/n1146991/n1648536/c3489473/content.html,2013-02-28.
[3]王迪.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7):105-1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2017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2017-09-29.
[5]陈桐生.国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13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