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建筑学实践教学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4:49: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院校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大连民族大学具有民族地区乡建的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将这种特殊的资源转化在建筑学实践教学中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以建筑学实践教学为载体,分析结合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资源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建构了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设置,以其实现民族院校建筑学实践教学的特色创新。

关键词:建筑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乡村振兴;民族资源

本文引用格式:姜乃煊.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建筑学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52):97-100.

一 引言

(一)以国家需求为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


         乡村建设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前沿,是深层理解中国城乡差别,认识乡村社会文化、伦理以及产业等问题的载体[1]。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到“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到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乡村的发展与振兴带来了契机,国家一系列计划与政策扶持乡村发展,大量的项目涌入乡村。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政府、市场,社会的集体共识行为下,建筑师、规划师以及设计团队涉入到乡村建设中来,成为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重要参与者[2]。然而当诸多的外部力量介入乡村发展时,对乡村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也使高等院校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大连民族大学具有民族地区乡建的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将这种特殊的资源转化在高等专业教学中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

 
(二)面向民族地区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的必要性

       大连民族大学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生源,建院以来逐步形成了以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并探索以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服务于国家需求极具必要性。

        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探讨,不仅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也是民族院校建筑学特色办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契合乡村振兴发展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二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资源与实践教学的整合

        多年来建筑学院结合民族地区基本建设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教学,教学科研团队5年来坚持调研下乡、测绘下乡、设计下乡,在贵州、云南、江西、海南、辽宁等地,在与政府校地合作战略框架下建立了1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为民族地区的乡村保护与建设,提供了从策划到规划、建造实施的科技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深化培养机制,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发展需求的民族建筑教育教学发展体系。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从“理论适度、重在应用”“为民族服务、为社会贡献、培养人民的建筑师”的宗旨,整合、开发与建立民族地区社会教学资源,从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探讨建筑学实践教学的创新(图1)。

(一)民族地区乡村资源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

        结合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横向可联系地方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形成教学、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系统性整合民族地区乡村资源,拓展专业多元化发展机遇,建立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纵、横向科研、规划设计实践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途径与就业口径,为教学提供多方位教学科研的平台。


\


(二)实践教学中多专业通融性平台的建构

        现代教育系统需要具备多专业通融性,并需建立在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需求的契合点之上。特别是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乡村建设不是一个专业独自的舞台,它更应是一项社会工作,这个意味着要去思考、从设计到工程的各个阶段,社会、生态、经济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需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评析,解决社会问题、乡村问题和建造问题[3]。

         实践教学应以建筑类专业大平台为依托,充分考虑三个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的融合度,在建筑类专业大平台的基础上强调关联性和独立性,使不同专业、学科聚焦民族地区乡村发展这一主题并形成合力(图2)。遵循乡村振兴规律、开创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建筑学实践教学新探索。


\


(三)实践教学中乡村建筑价值的再认知

        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触到的建筑主要涉及两类,一是对民族乡村地区具有较高价值的建筑遗产,需对其进行价值评判,针对性的保护;二是功能更新、空间转换或是新建类的建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思考如何让建筑对整个乡村产生更大的影响,建筑不单单是单纯的房屋的建造,是顺势而为的乡土文化的呈现,是原住民、游客在乡村中相遇的场所;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场所能否催生相关的产业,激活乡村社区,甚至带动了一些传统乡村活动的恢复[4]。

三 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构

       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建筑学实践教学,应充分地整合地域与民族资源,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各个教学阶段,形成既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课程,又形成知识链相互贯通的教学体系。通过理论、技术知识的横向支撑;和建筑设计课程与民族特色教学2条纵向的路线组织,形成整体、系统而又具开放性的纵横交织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片段性、孤立性的现状[5]。持续地培养学生各种专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继续再学习能力,在新时代担当起引领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重任。

(一)实践课程体系的纵向路线

       (1)实践教学凸显民族与乡建特色。整合民族地区建设资源,形成融入民族特色,服务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模式。民族建筑特色的教学内容包含:民族建筑赏析、民族地区建筑认知实习、民族建筑测绘实习、民族建筑村落社会调查实践、民族建筑形式构成原理、民族建筑文化评析、课程设计(民族村落保护规划与民族建筑适应性改造)、创新项目、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的分层组织等,进而形成具有层级递进且相互渗透的特色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设计课程。在纵向层面上形成将实践性教学内容与方法融入并内化于建筑学专业日常的设计教学中,使得学生从城市——建筑、乡村——建筑的整体角度入手,掌握从策划、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程序,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对建筑设计广度的认知与理解;形成以项目导向或问题导向式的专题性的实践训练,如设置建筑与行为心理需求、绿色建筑与生态技术方面、建筑与地域文化层面以及建筑与伦理层面的专项调查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实现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到职业素养的养成与执业能力的提升。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横向知识链

        重新整理实践教学包含的各种课程实验、实习、课程实践、课外的竞赛、社会实践、创新项目、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针对不同时序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相对完整的横向知识链,形成与各实践环节相对应的知识点、技能和能力的实践课程,完成各实践环节的知识铺垫、巩固、应用与延伸,重视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三)实践课程体系的支撑平台

        形成基于实验室、工作室和民族建筑保护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技术知识和建筑设计教学相渗透和相促进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形成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协同研究创新平台;结合学研产的教学模式,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实践的教学成果转化。

(四)实践教学课程的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培养对象本身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在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与环境,虽然无法用统一评价指标和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但教学评价的环节是获得教学反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需得到应有的重视。需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入OBE理念,诊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

四 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与配置

          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建筑学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执业能力的培养与之对应(图3)。基本技能层包含制图、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课程(如建筑测量学、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实验、建筑设备等)和认识实习等;应用能力层:包含测绘实习、社会实践调研和开放式专题实践设计等;创新能力层包含参与全国建筑学专业的学科竞赛和工作室的纵向与横向科研活动、毕业实习与设计等;执业能力培养包含施工图及建筑实践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方式进行。


\



(一)基本技能的培养阶段

        通过整合,使一年级学生通过深入民族地区的认识实习、绘画与表现实习了解在建或已建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初步建立工程意识;设置民族建筑赏析专题,在认识实习中渗透对民族意识和地域认知;将一年级的民族建筑模型大赛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相结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操作技能。

(二)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阶段

      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对二、三年级测绘实习、开放式专题实践设计和创新实训实践项目等实践环节。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各种理论知识的融入与技能训练;一方面体现实习实践融入与以工作室为主体的主题性和特色化教学。另一方面将实践教学最大化的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建设项目开展,形成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相关的学、研、产的关联关系[6]。可以说,二、三年级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应重点带动民族实践教学的整体发展,形成实践课程间的衔接与贯通。

       专题化课程为导向:开放式专题实践设计选题多元,多以少数民族村落为研究对象,关注各种现实问题,结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绿色建筑等方向进行传统民居建筑的绿色设计与改造、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建构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设计等方向的专题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探索式、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方式,提升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融入式课程为主导:为更有效地开展民族建筑测绘实习和民族建筑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开设民族建筑形式原理,通过民族建筑形式构成原理的知识渗透,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建筑形式的形成是基于自然、历史、地域、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了解少数民族建筑语言的构成及演化。这样在民族建筑测绘实习和民族建筑社会调查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推动实践实习的深度。既能够关注不同民族村落与民居的布局与形式,又能探寻表象背后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测绘实习实践的程序包含前期资料收集——实地踏勘——调研访谈——现场测绘(含无人机数据采集)——信息数据整理——模拟建模——绘制测绘成果——总结社会调研与测绘过程问题——测绘实践汇报,这一系列的实习程序侧重培养学生测绘与调研方面的专业技能、团队协同合作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应在测绘实习后安排延伸性的课题项目,使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和能力方法的同时,关注其创造性应用。

         应用提升型课程为拓展:以工作室导师的实际科研项目为导向,或结合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深度参与研究。一方面可以增加本科专业学习的深度,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增强与就业对接;另一方面为继续深造考研的学生提供科研的平台。如工作室建筑设计课题可以是对融入式教学内容的延续、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落实,强化不同实践环节的贯通性,实现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探索。

(三)执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阶段

       将毕业设计和创业教育融入民族地区实践教学之中,可将施工图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整合一体,使设计教学面向学科前沿与社会问题,契合工程实践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培养设计技能,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体会实际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提升学生再学习的能力。我院在2016年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聚焦乡村保护与发展,选址在贵州铜仁松桃大湾苗寨,其主题确定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创新性发展”,课题从规划、建筑、景观的综合视角出发,探讨大湾苗寨的保护与未来发展。明确在对待民族地区乡村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可为和不可为,继而提升作为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执业能力[7]。为后续的学习、社会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扎实的根基。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结论:

     (1)建筑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系统的建立首先要适应和符合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并体现。

      (2)在完成普适性建筑学教育的基础上,补足国家特殊面向,设置面向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实践教学,形成整体、系统,纵横交织的实践课程体系。

      (3)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必须坚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的理念,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进行“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积极探索。

       (4)在后续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整合民族地区的实践教学优势,整合多元化的学研产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互动反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课程设置的进一步优化与人才培养系统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袁烽,郭喆.智能建造产业化和传统营造文化的融合创新与实践道明竹艺村[J].时代建筑,2019(01):46-53.
[2]张晓春,李翔宁.我们的乡村关于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思考[J].时代建筑,2018(05):68-75.
[3]赵辰,李昌平,王磊.乡村需求与建筑师的态度[J].建筑学报,2016(08):46-52.
[4]贺勇.源于土地与日常生活的诗意建造蔡宅豆腐工坊与横樟油茶工坊[J].时代建筑,2019(01):60-69.
[5]孙一民,肖毅强,王国光.关于“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1(03):32-34.
[6]董元篪.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基于实践的工程教育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30-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12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