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 ——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09:57: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本文主要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的意义角度出发,阐述了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目的和原则,论述了建设与实践的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平台;实践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李红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5):137-138.

一引言

       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不同行业当中,对此,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转入“互联网+”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积极建设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从而有效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高职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的意义分析

        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为主,导致与实践情况出现脱节情况,一味的依照理论方式来开展教学,容易导致出现填鸭式教学模式初心,致使学生被动的接收学习,难以促进其学习自主性提升,部分学科涉及实验课程,比如以环境类专业为例,该专业中的环境监测课程为必修课程,同时以核心课程来对待,其中涵盖的实验课程主要应用单项教学模式,例如在测定水中COD、总磷以及六价铬实验过程中,教师将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目的以及相关的试剂和仪器向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将整个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介绍给学生,学生只需要依照教学的步骤来完成实验即可,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机械的依照有关操作步骤来完成实验,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对此,要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针对高职课程相关内容,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从而有效创新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目的和原则分析

        第一,在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过程中,要依照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建设信息化平台的特色和框架,比如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及相关内容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化教学平台”,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应用,进一步提升高职课程教学效果。第二,实施课程信息化不仅要融入不同的知识点,同时要依照不同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在项目实践、学生自学以及课堂教学中嵌入信息化技术,从而实现教学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化实施。同时,要确保各项课程信息化能够便于学生和教师的获取与使用,通过简洁化的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和教师能够简化操作步骤,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第三,建设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要确保不同学科领域能够共同进步与发展,从而让不同学科内容能够与行业发展最前沿的技术和内容相接近,实现同步信息和同步内容,进一步优化和扩展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要以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依照高职课程教学的特点来选择最优的技术,从而确保建设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达到最优的效果。最后,要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提升,从而灵活应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信息化学习模式应用在日常的学习和未来工作当中,促进其自身就业竞争力和综合水平提升。

\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措施

(一)自主开发与资源引进并存,加强自主开发能力提升


         早期建设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主要以技术引进为主,确保引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稳定且成熟,同时,积极加强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合作与混合,并针对性转变学分管理方式,同时依照不同的专业和课程类型为基础,建设适合学院、课程、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路径。其次,确保引进的教学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功能丰富及健全,从而为学生提供不同方式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第二,积极加强自主开发能力,高职院校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来建设和完善某一专业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从而有效共享院校资源,进一步加强学术之间的交流,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课程的覆盖范围,比如一些普通的高职院校,在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时主要以小型在线开放课程为主,只能够在院校内部进行应用,难以达到不同院校之间交流合作的目的,对此,要积极扩充信息化教学平台覆盖范围,不同院校之间能够同时应用,从而便于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二)应用与建设并重,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要重视课程的协作、开放以及共享,与精品资源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不同,信息化教学平台部分环节需要学生自主来完成,并且能够利用平台中的论坛功能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设置相应的作业互评和测试板块,与实际教学的需求和目的相适应。在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从而开发线上与线下的合作力度,并进一步分析信息化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以此为依据优化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最后,在建设和实践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加强对信息素养和相关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树立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设计观念,从而为建设和实践信息化教学平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积极健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团队,完善建设与实践制度

        建设和实践信息化教学平台需要专业化的团队来完成,同时建设团队人员能够从整体角度来指导和规划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对此,可以将高职院校教育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技术人组建成相应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团队,并确保该团队能够灵活掌握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技术、理念以及方法,同时,该团队要依照学院建设要求来规划建设方案,选择和应用合适的网络平台,并积极指导整个平台的建设过程,并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的理论研究,为后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在开发和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之前要先行建设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并对教学平台的应用、课程建设用途以及建设经费等步骤进行有效解释和说明,从而进一步提升建设和实践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质量。

五“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实践效果与反思

         建设和实践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和丰富高职课程教学资源,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有效呈现操作展示、虚拟仿真以及三位动画的等方式,从而将教学知识形象化,促进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娱乐化,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开发不同的功能,引入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利用教学平台实施动态化监测,有效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有效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实践,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活跃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扎实专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为高职课程教学提供有效保障。
\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过程中,要依照不同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嵌入信息化技术,从而实现教学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化实施。让不同学科内容能够与行业发展最前沿的技术和内容相接近,实现同步信息和同步内容,从而确保建设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达到最优的效果,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开发不同的功能,引入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扎实专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为高职课程教学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龚静,胡平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以湖南地区职业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9):61-62.
[2]王燕燕.基于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平台的高职《PLC及其应用》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实施[J].电子测试,2016(17):102-103.
[3]曾葳.E-learning背景下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探索[J].海外英语,2017(12):56-57.
[4]王宗善,冷飞,季晶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宄与探索,2010,29(5):167-169+1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00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